欢迎进入株洲市国投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官网 今天是:
分享到:
新闻动态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政策法规
企业文化
行业动态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株洲市国投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>> 新闻动态 >> 行业动态 >> 浏览文章

株洲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?
日期:2024年04月12日 点击:

准确把握株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

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。

创新是株洲产业的“基因”。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,株洲排名第32位,北斗规模应用、工业软件、数字技术、低空经济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,正逐渐壮大成为株洲高质量发展的“新动能”,同时也是蕴含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赛道。

于株洲而言,发展新质生产力,符合“培育制造名城,建设幸福株洲”目标要求,对于提升本地轨道交通、航空动力、先进硬质材料、北斗等产业都有积极作用。

株洲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,可以在四个方面着力。


01加强科创平台建设

加强建设国家区域科创中心的顶层设计。我市围绕“3+3+2”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,布局和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,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科创平台853家,科创平台数量和质量稳居全省第二,形成了多主体参与、多层次建设、创新资源高度聚集的科创平台体系。我市科创平台主要依托中车株机、中车株所、株硬集团等龙头企业建设,集中于轨道交通、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链。新时期的科技竞争,不再是单个科创平台的竞争,而是整个城市科技水平的竞争。相较于长沙出台了指导性、针对性、可操作性强的科创体系顶层设计规划(《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》,绘制了详细的“七大工程”路线图),我市对于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顶层设计尚不足,亟需出台指引城市科技体系建设的战略发展规划。应高标准筹建长株潭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,全力推进“大院、大所、大企”的协同创新,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;加快完善应用验证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及配套设施,积极培育一批中试平台(生产线),推动永磁动力、硬质材料等领域创建国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;在全市布局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。支持各类企业、研究机构、高等院校科研平台建设,增强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、试验发展等平台支撑,不断提高株洲科技创新基础能力。

大力筹建、申报国家实验室。国家实验室是我国级别最高的实验室,是体现国家意志、实现国家使命、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,一旦成功获批,将成为地方汇聚顶级科研项目、顶级装置、顶级人才、顶级成果的“金字招牌”,是科研战略资源高度集中之地。应充分发挥株洲产业基础和“厂所结合”的创新优势,组成调研组加大对岳麓山实验室、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、湘江实验室、芙蓉实验室“四大实验室”的调查研究,并发挥我市轨道交通、中小航空发动机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,争取将株洲全国(国家)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创平台纳入省政府培育顶尖科创平台的“候选人”。

加大对科创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。长沙发布的《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》,20条政策措施条条都有“真金白银”。例如建设国家实验室、大科学装置,按“一事一议”给予政策支持。新获批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,按投资额的10%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。新获批组建和优化重组后入列的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,新获批组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评估后再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等。《株洲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》规定,上年度经科技主管部门批准认定的国家、省级科技创新平台,株洲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个平台最高50万元、30万元补助。对比长沙,株洲对科创平台的支持力度还有很大差距。应建立稳定的研发经费保障机制,推动地方政府设立专项经费,强化财政稳定支持力度,完善分类支持方式,在科研项目、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科创平台的支持力度。


02积极培育创新企业

创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,创新企业越多,创新活力越强,创新水平就越高。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,发展更多创新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、拥有核心技术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行业“独角兽”企业、细分市场“隐形冠军”企业等,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体。发挥“店小二”工作精神,主动对接靠前服务,加大企业培育力度、夯实创新平台建设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,全力做好企业创新培育工作。

及时掌握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。梳理摸排成长性较好企业,将实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发展,创新能力强、细分市场占有率高、质量效益好的企业纳入企业培育库,进行培育一对一跟踪服务。建立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”的梯次培育机制,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遴选有基础、有潜力的企业,构建“高企库”,对列入培育的企业进行专项培训辅导,成熟一个,申报一个。

大力实施主体强身和科技强链行动。梯次推进小微企业规模发展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、优质企业裂变发展、链主企业领航发展;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鼓励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积极创建各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。

由相关部门成立申报指导服务小组。积极研究高企申报领域和“获评倾向”,对具备申报条件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提供“一对一”咨询服务,并加大向上争取奖励力度,提升申报通过率和到位资金支持。


03大力发展新兴产业

形成新质生产力,株洲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,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、元宇宙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,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竞争新优势,重点补短板,支持新能源技术、基础材料、基础元器件攻关,大力发展“风光水储氢”等新能源产业,积极发展低空经济。在工业软件和北斗应用方面,也要积极强链,建立特色产业集群,培育产业新增长点。

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要素资源。新兴产业所涉及的项目往往资本投入大、风险高、投资回报期长,需要更好统筹资本、人才、技术等产业发展要素,构建持续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营机制。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,创新资金支持方式,强化对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牵引作用。

鼓励科技研发,构建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政策体系。要推动“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”的良性循环。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之间应建立协同机制,引导企业为主建立创新联合体,鼓励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联合科研机构、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形成面向市场需求的创新生态体系。

充分认识新兴产业发展规律,合理有序把握支持政策进退时机。预防过度竞争对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,强化风险提示,统筹协同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,推动形成良性有序的产业健康发展机制。


04要建强创新人才队伍

科技创新,主体是企业、关键在人才,要树立和践行“人才第一资源”的意识,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培养、引进力度,培养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。

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。要综合考虑产业发展趋势、技术革新、市场需求和人才供需情况等因素,围绕新兴产业所需的创新精神、科学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,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。强化科创平台人才队伍建设,把优秀青年人才与重大科技攻坚、重大科研布局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,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去历练,建立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机制,打通科研人才的晋升渠道。

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。完善人才评价与成果、贡献相挂钩的制度,评价考核注重研究成果创新质量、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。完善基于绩效考核的收入分配机制,落实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,精准激励承担国家使命的重点人才和重点团队,着力打造“高精尖缺”人才团队。

推进人才政策迭代升级。细化人才政策,试点人才服务统筹安排与科学分配相结合的方式,精准支持科研人才享受人才服务。

完善城市基础设施。重点抓好田心轨道交通城、凤凰山航空城城市更新,为科技人才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发展环境。


来源:株洲党建 作者:陈品(动力谷发展研究中心)

版权所有:株洲市国投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  Copyright 2021  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森林路268号国投大厦5楼
电话/传真:0731-28688892 邮编:412007


扫一扫关注我们